养殖水体浑浊四大原因,及预防处理方案

分类:
水产篇
2022/01/19 10:36
浏览量
【摘要】:
鱼塘水质浑浊是由于外界因素突然改变或者因为鱼塘自身的调节能力减弱而不能及时恢复水质清爽状态的现象。一般水质出现浑浊或造成鱼类缺氧窒息而死,或者鱼类疾病爆发,让养殖户损失惨重。

形成浑浊水的原因

1、悬浮有机质过多导致发浑。杀菌消毒后破坏水体菌相未及时补充有益菌,缺少菌种及时分解有机质。
2、水体营养失衡,导致少数几种藻类过度繁殖,随着天气突变,致使大量藻类死亡引起倒藻。死亡藻类的残体导致水体密度增大,出现了水质浑浊现象。
3、底质恶化,随着水体对流,底质中密度小的物质上浮,悬浮于水中,出现水质浑浊现象。
4、鱼体有虫或发病导致鱼体不适,在池塘中乱窜,搅动底泥造成水体浑浊。

养殖水体各种浑浊水的预防

1、新开挖的池塘底部施有机肥,增大池塘底部的肥度。
2、适当加深池塘的水位。养殖池塘水体过浅(1.5m以下),较水深在2米或者2米以上的池塘更容易出现养殖水体的浑浊,因此,进入成鱼养殖期后,可适当加深水位。

3、对于养殖密度过大引起的养殖水体浑浊,存塘量过大时,及时卖鱼,减少存塘量,减少池塘底部的生物搅动。

 

发生水质浑浊后的处理方法
(1)出现浑浊水先用“净水解毒灵”净化水质,快速絮凝和分解水体有机质和死亡藻类,降低水体有毒害物质,提高水体透明度。
(2)再用“臭底速清”改善底质,减少底部有害物质。
(3)及时使用“藻根源”补菌培藻,稳定水质,增加有益藻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