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碳源到底有什么好处?
最让养殖户朋友头疼的是:养殖前期施了很多肥,氨氮很高了水还是清澈见底。
养殖中后期,越是晴天越容易“倒藻”,泡沫多、藻类老化、氨氮或亚硝酸盐高,水体不稳定,这些现象多与水体碳源不足有关
养殖池塘水体中可溶性的糖在养殖过程中,是随着养殖周期的延长而逐渐减少的,并持续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
缺乏碳源,微生物 (有益菌)缺乏能量,不能有效分解水体中的有机质,水体越来越脏。
糖是池塘水体中微生物生长所必需的碳源物质,因为水体中碳源物质的缺乏使得水体营养物中的碳氮比例不平衡,大多数的微生物不能正常生长。
所以有的养殖户长期大量使用微生物制剂,但是改良水质的效果并不是很明显,因为缺碳。
有养殖户说了,缺碳好办!市面上也有很多低聚糖类、生物肥,都含碳,按道理上说都能提供碳源,但这一点量能提供的碳可以说是微乎其微,而且是属于多糖,要被分解为单糖被吸收利用!
常用的碳源有红糖、葡萄糖、复合碳源、新型碳源、醋酸钠、有机酸、淀粉等等。
研究表明,通过补充碳源,可以有效促进氨氮和亚硝酸盐的吸收,降低总氮量
功效一: 补充有机碳,稳固水体菌藻相平衡,稳定pH,防止天气突变等原因引起的水质变化。碳是藻类十分重要的营养元素,相当于藻类的骨架。
在养殖过程中因为缺碳而藻类生长不起来很常见。在养殖前期很多客户用了很多肥素,但就是肥不起来而且倒使水体氨氮升高。
到养殖中后期,有时晴天更容易倒藻变清、泡沫多、藻类老化、氨氮或亚硝酸盐高等,这些现象多与水体碳源不足有关。
功效二:富含发酵蛋白、氨基酸和还原糖,促进有益藻类和微生物的繁殖生长,稳定水色,水体不稳定,水中缺碳是关键原因。
缺乏碳源,有益微生物缺少能量,分解水体中的有机质效率差,此时水体就会变得越来越脏。
对于碳源认识不足,很多人一味地追肥(市场上各种肥水产品)或用活菌,往往起到相反作用,使氨氮和亚硝酸盐升高、有机污染物加大,水色变浓引起缺氧。
功效三: 利用水体中的磷,参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抑制蓝藻毒素的生成。
养殖过程中出现的不良藻类,如蓝藻和鞭毛藻类,也与水体缺碳有关,蓝藻大多浮在水体表层,与空气接触的机会多,能利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鞭毛藻类大多能利用水体中的有机颗粒。
当水体中碳源缺乏时,其它漠类如绿藻和硅藻因缺碳而不能生长,蓝藻和鞭毛藻类就形成优势种群。
附通过添加不同碳源来观察小球藻生长情况:
小球藻是一种具有众多优点和开发应用潜力的生物质能源,但环境因素对其产量的影响较大。本文采用控制变量法探究不同碳源对小球藻生长情况的影响,经过一个培养周期后,通过光密度值OD680、血球板计数和叶绿素浓度综合评价小球藻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以葡萄糖为碳源的小球藻的叶绿素含量处于中等水平,但其生长曲线和细胞密度均优于其他各处理组,因此葡萄糖是培养该品质小球藻最适宜的碳源。
采用序批式反应器,研究了甲醇、乙酸钠、乙二醇、丙三醇和葡萄糖五种碳源对不同电子受体反硝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NO3--N及NO2--N为电子受体时,甲醇、乙酸钠、乙二醇、丙三醇、葡萄糖的最佳碳氮比分别为5、5、7、7、8与3、3、3.5、4、4,比反硝化速率从快到慢依次是乙酸钠、甲醇、乙二醇、丙三醇、葡萄糖与甲醇、乙酸钠、乙二醇、葡萄糖、丙三醇。经成本计算可得,处理相同浓度的NO3-N和NO2--N,需要投加的碳源成本从低到高依次为甲醇、葡萄糖、乙酸钠、乙二醇、丙三醇和甲醇、葡萄糖、乙二醇、乙酸钠、丙三醇。本文为低碳氮比废水处理过程提供碳源优选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