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类消毒剂在水产养殖中使用时,注意事项有哪些?
含碘消毒剂具有多种特性,用于医疗卫生防疫、水产养殖等领域。而水产养殖中常用的碘类消毒剂包括聚维酮碘、季铵盐络合碘、高聚碘、蛋氨酸碘和复合碘溶液。
通过与水溶性基团结合,络合碘可以促进水中碘浓度的增加,并提高碘的杀菌杀病毒效果,碘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等细菌和病毒有一定的杀灭作用。
目前在水产养殖上常用的碘类消毒剂主要有以下几种。
它也被称为聚乙烯吡咯烷酮碘,在20世纪80年代,它成为发达国家公认的安全性高的消毒剂,并于1998年被列入国家基本药物清单,它还被批准用作医疗卫生和人类直接使用的消毒杀菌剂。
杀菌作用:
碘与乙烯吡咯烷酮络合,可以通过在水中持续释放碘来达到杀菌目的。
产品特点:
1、在酸性条件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高有效碘浓度。
2、水体中的有机物会削弱碘的杀菌效果。
用途:
1、预防用药:在鱼虾病毒性疾病方面可以选择使用。
2、防御水霉病:在鱼苗进入池塘之前,可以用聚维酮碘浸泡,以促进伤口愈合,减少细菌和真菌的附着,并显著减少水霉的发生。
3、浸浴消毒:作为一种较安全的消毒产品,可根据情况在小水体幼鱼和卵中适当增加剂量,以达到更好的使用作用。
4、研究发现,在低浓度下,嗜水气单胞菌对聚维酮碘的敏感性较弱,因此在细菌性疾病大量暴发的池塘中效果可能较差。
杀菌作用:
在双季铵盐碘中,季铵盐本身具有高效的杀菌作用,同时,作为表面活性剂,它促进了碘和细菌的结合,两者的结合增强了杀菌效果。
产品特点:
产品中的碘含量较低,碘对病毒有杀灭作用,因此对病毒性疾病的效果较差,季铵盐易与有机物絮凝沉淀,可净化水质,但杀菌效果易受影响。
用途:
1、细菌性疾病的防治。
2、有机物过量导致水质浑浊。
氨基酸碘
氨基酸碘具有广泛的杀菌作用,有杀灭病毒作用;同时,没有药物残留的特征,氨基酸碘在酸催化下打开氨基酸的内络环,碘分子进入络合形成络合碘,提高了碘的稳定性,增强了碘的杀菌能力。
杀菌作用:
氨基酸和碘具有协同作用,提高了碘对细菌和病毒的杀伤力,其杀菌性能明显优于聚维酮碘,氨基酸碘可显著增加细菌膜通透性,降解膜结构蛋白,渗出细胞质和蛋白酶,显著降低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少量细菌核酸发生交联反应。
产品特点:
1、作为一种营养素,氨基酸可以用于水中,使产品更环保;
2、配合物以碘分子为中心,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3、用量少:碘含量高,杀菌解毒能力强;
4、根据养殖朋友的反馈,氨基酸碘具有很强的杀菌和杀病毒能力,但它也危害藻类,这可能导致倒藻现象。因此,应严格控制剂量。
用途:防治细菌和病毒性疾病。
质量好的聚维酮碘与淀粉接触时变成蓝色,蓝色越深,其含量越高,当质量好的碘消毒剂将其滴在木质材料表面时,可以看出其扩散性和渗透性很强;
看产品的粘附性能:质量优异的碘类消毒剂往往具有很强的粘附性能。
测PH值:聚维酮碘的PH值一般为3.0~6.5,复合碘的PH值为:2.0~2.5,在合格PH范围内其稳定性相对较好。
这取决于产品稀释剂的褪色时间:碘在光照下容易分解,碘消毒剂稀释后的稀释剂在光的作用下不断分解。结果,稀释剂持续褪色,质量良好的碘消毒剂褪色缓慢,这证明了其良好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