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酸钠简介及其主要作用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一聊丁酸钠。
01
丁酸钠是什么
丁酸钠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H3CH2CH2COONa,分子量为110.09。
于2003 年被列入《饲料添加剂品种名录》,具有绿色环保、无残留等优良特性,被认为是一种绿色环保的抗生素替代物之一。
《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2013)》
丁酸钠在应用在养殖中有很多益处,如维持肠道菌群平衡、保障肠道健康、调节免疫功能等,在保护动物健康,改善生产性能方面有很好的效果。
02
理化性质
外观:白色或类白色粉末,似绒毛状,可吸湿;
气味:有特殊的奶酪酸败样的脂臭味;
熔点:250℃~253℃;
溶解性:易溶于水和脂,与脂的亲和力强于水;
酸碱度:水溶液呈弱碱性;
稳定性:对光和热稳定。
03
吸收利用
丁酸钠的有效成分是丁酸根,丁酸根离子与丁酸相类似,都是以脂溶形式扩散吸收或通过短链脂肪酸和碳酸氢根离子进行离子交换吸收。
丁酸钠可作为肠道细胞的快速能量来源,通过氧化可快速为肠道上皮细胞提供能量。
其在结肠段吸收最高,是结肠黏膜上皮细胞的主要能量来源,产生的能量约占挥发性脂肪酸耗氧所产能量的70%。
丁酸钠的最终代谢产物是酮体和CO2,经此过程后可为黏膜细胞提供约75%的能量(雷奇等, 2007)。
此外,还可以经血液运输到外周组织或肝脏进一步被代谢利用。
在肝脏中,丁酸钠可通过丁酰辅酶A合成酶等途径生产乙酰辅酶A,进入柠檬酸循环,从而调节能量代谢和线粒体功能,减少糖酵解,增加β-氧化,并增强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Guilloteau等,2010;Xing等,2016)。
04
包被处理
未经处理的粉状丁酸钠吸湿性强,容易结块,流动性较差,且容易与其它营养物质发生反应,因此可以通过包被的技术对其进行处理。
包被的材料一般为西棕榈蜡、棕榈油脂肪、聚乙二醇等脂类物质,因此不易在胃中分解,进入肠道后可实现缓释效果,最终更多的丁酸钠进入到结肠部位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