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聚维酮碘与戌二醛在水产上消毒的区别及应用

分类:
水产篇
2024/02/16 14:28
浏览量
【摘要】: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讲到消毒,有很多的养殖朋友会问到聚维酮碘和戊二醛消毒哪个效果会更好一点?其实这两个产品都有很好的消毒作用,各有千秋,只是在生产实践过程中要合理的去选择和使用产品即可。

碘制剂属于广谱消毒剂,对于大部分的细菌、芽孢、真菌、病毒、原虫都有不同程度的杀灭作用。聚维酮碘溶液在水体消毒时可以逐渐的释放碘离子,起到一种缓释的作用,保持较长的杀菌作用,药效能够持续6~7小时。聚维酮碘主要治疗鱼类的病毒性和细菌性出血病、肠炎、烂鳃、赤皮、水霉等,虾类的白斑病、红体病、黑鳃等,也可以治疗一些真菌或原生动物引起的疾病。

聚维酮碘消毒较为温和,刺激性不大,使用较多。在水体中呈酸性,所以在使用的过程中,禁止于碱性或者生物碱类产品、大苏打、淀粉、VC同时使用。并且聚维酮碘的杀菌作用会因暴露于有机质之后减弱。禁用或慎用于冷水鱼,对于无磷鱼的使用也应注意用量。

在用法与用量上:用水稀释300~500倍后,全池遍洒:治疗,一次量,每lm³水体,0.45~0.75ml,隔日1次,连用2~3次;预防,每lm³水体,0.45~0.75ml,每隔7日1次。

 

戊二醛

主要成分:戊二醛含量5%,10%,20%(注意品牌、含量)

药理作用:戊二醛的杀菌灭毒机理是通过一种活泼的烷化剂作用于微生物蛋白质中的氨基、羧基、羟基和巯基,使之烷基化,从而破坏蛋白质分子,使蛋白变性,酶和核酸的功能发生改变而死亡,当PH为7.5-8.5时,杀菌作用最强,可杀灭细菌繁殖体和芽孢。

适应症:用于水体消毒,防治水产养殖动物由弧菌、嗜水气单胞菌、爱德华氏菌等引起的细菌性疾病。

产品特性:戊二醛等能与蛋白质中的氨基酸结合,使蛋白质变性,酶失活,对细菌、芽孢、病毒、寄生虫、藻类、真菌均有杀灭作用,具有广谱、高效、速效、低毒等特点。

副作用:对水产动物刺激性和环境影响都较大,影响池塘溶解氧,天气比较差、鱼肝胆问题严重、体质比较差时谨慎使用。

用法与用量:用水稀释300~500倍,全地均匀泼洒。治疗每1立方米水体40mg(以戊二醛计、国标说明书),一般个人建议20%含量的浓戊二醛每一亩使用150-200ml(看工艺、含量),搭配同等含量的苯扎溴铵合用效果更佳。

结语:养殖过程中消毒是重要的环节,无论是戌二醛苯扎溴铵溶液还是聚维酮碘溶液,根据池塘的具体情况,水质的要求、养殖动物要求、疾病的防控等合理使用;在日常预防消毒时可考虑对鱼塘交替使用,以防止池塘中有害病菌产生耐药性,同时也会更加全面的起到消毒和杀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