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甲鱼病害问题如何预防和处理?

分类:
水产篇
2024/03/31 07:21
浏览量
【摘要】:

一,为何甲鱼容易在春季病害多发?
1,春季是甲鱼病害的多发季节,尤其进入四月份以后,气温逐渐升高,这为各种微生物、寄生虫、细菌等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
2,而甲鱼在经过冬季后,体力消耗大,体质较弱,特别是温室越冬的甲鱼春季更是疾病高发。
二,春季甲鱼发病的主要种类和应对措施?
春季甲鱼常见的疾病有穿孔、白底板、红底板、红脖子等病症,这给养殖户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建议采取预防与治疗并重、生态预防与药物防治并举的原则。

1、穿孔和疥疮问题

症状:病鳖背部、腹甲及四肢形成芝麻至黄豆大小的病变,前期是白色点状,中后期伴有脓血。

病因:甲鱼感染嗜水气单胞菌;放养密度过大,水质变坏,导致发病菌大量繁殖;水体低温或温差大,特别是分池后极易发生;甲鱼自身免疫功能低下,肝脏及肠道预防工作做得不到位。
一般甲鱼出现疥疮问问题,多数代表甲鱼所处的养殖环境恶化,包括投喂的饲料,鸡肠等不卫生,包括换水带来的一些外源病菌,导致甲鱼发病。

治疗方法:

1. 加强水质管理,避免温差过大。外源换水必须及时的消毒。防止新水带来的病菌感染甲鱼

2. 外用药物治疗:聚维酮碘加抗病生命液,连续泼洒两次。一瓶2亩水体使用。

3. 内服药物:生命液同时配合使用肝胆黄金液加高抗维C,连续使用7-10天。

2、甲鱼白底板:(急性出血性肠炎、胃肠道穿孔)

症状:甲鱼外观较瘦,腹甲苍白无血色,一般肠道后段有凝血块,胃肠道内壁有时有点状出血、糜烂现象,肝脏肿大。

病因:甲鱼感染嗜水气单胞菌、迟钝爱德华菌、假单胞杆菌等病原体和病毒;投喂过量饲料;水质恶化,尤其长期饲料中缺化维C和大量的矿物质,导致甲鱼体质下降,容易诱发甲鱼白底板。

治疗方法:

1,减少饲料投喂量,改善水质管理。

2, 必须更换饲料和将鱼肉打碎一起内服,大量的实地处理中,发现及时的更换饲料,同时结合用药的方法处理, 效果更佳。

3,生命液加高抗维C,在加维E,在益生菌,加病毒灵和喹诺酮类抗生素。连续内服7到10天,效果明显。

3、甲鱼红底板问题?

症状:病鳖反应迟钝,摄食下降,腹甲有红色斑块,严重时整个腹甲伴有出血、溃烂现象;个别甲鱼露出骨甲板。
病因:一般认为甲鱼感染病原体为点状产气单胞菌点状亚种,也有认为是感染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等多种细菌和病毒所引起。水体严重缺氧易引起此病。

治疗:适当换水,水体泼洒聚维酮碘和抗病毒生命液。

4、甲鱼红脖子问题?

症状:甲鱼脖子充血、肿胀,口腔黏膜有溃疡糜烂现象,不能正常伸缩,后肢基部常伴有红斑出现。病因:水体浓度过高、水体缺氧、免疫力低下等可能导致此病的发生。治疗:适当换水后,水体泼洒纳米银。

第二天泼洒依诺沙星以5~6ppm的浓度均匀泼洒。24小时后,再重复进行一次相同的操作。

另外,内服治疗方面,建议将依诺沙星以2克/公斤饲料的浓度添加到饲料中,同时添加生命液,肝胆黄金液。连续7到1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