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养虾的必学技能!刺激虾大规模脱壳技术

分类:
水产篇
2024/06/11 20:01
浏览量
【摘要】:

刺激虾脱壳,可以增加虾的大小和重量,从而提高虾的产量和质量,但要使虾均匀脱壳,养殖户需要注意营养,环境,溶解氧含量等多种因素,...

今天,笔者撰写一篇关于大规模刺激虾脱壳的技术,更深入的分析文章,希望帮助养殖户,以最佳方式管理虾的脱壳周期。

一、虾的脱壳周期是怎样的

对于虾、螃蟹等甲壳类动物来说,脱壳在整个生命过程中会反复出现,这种蜕变有助于虾的生长过程当中,增加体重和大小。

虾是一种甲壳类动物,虾体被一层坚硬的甲壳包裹在外层。在生长过程中,虾需要不断的更换甲壳,以增加体重和大小。虾的脱壳周期在一个生命周期中重复多次,并且虾通常在夜间22:00至2:00之间脱壳。当新壳形成时,不仅有助于虾生长,而且还消除了粘附在旧壳上的疤痕、杂质、细菌和寄生虫。

头胸和腹部之间的旧壳裂开,虾的头部先完成脱壳,然后是腹部,虾通过弯曲全身从旧壳中弹出,对于健康的虾来说,脱壳过程只需要5-7分钟,大虾1-2天后新壳会变硬,小虾1-2小时后新壳会变硬。根据虾的种类,会有不同的脱壳周期: 

1、斑节对虾的脱壳周期:在幼虾阶段,当水温在28°C左右时,约30至40小时会进行脱壳一次,大虾大约15天才脱壳一次。

2、罗氏沼虾的脱壳周期:从孵化成幼虾,再发展成虾,共进行多次脱壳,从幼虾约2克开始,每2至8天脱壳一次,然后脱壳周期更长。

3、南美白对虾的脱壳周期:

第1至15天:24小时/次;

15至30天:2至3天/次;

30至35天:3至5天/次;

45至75天:7天/次;

75至90天:10天/次;

大于90天:2周/次;

为了在正确的时间刺激虾脱壳,识别虾准备脱壳的迹象也很重要。在此期间,虾将大多数保持静止状态,在涨潮或月圆时期脱壳。脱壳后,养殖户可以看到水面上漂浮着外壳。

然而,除了掌握虾的脱壳周期外,还需要了解影响脱壳的因素,才能有效地刺激虾进行大规模脱壳。

二、哪些因素会影响虾进行大规模脱壳呢?

大规模脱壳技术,受到饲料、池塘环境和流行疾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饲料

饲料是影响养殖虾脱壳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选择来源不明、质量差的饲料,或者是缺乏矿物质和蛋白质。将是虾脱壳不成功的主要原因。

2、池塘环境

溶解氧、盐度、pH值、碱度等指标不好,会影响虾的脱壳过程,甚至会导致虾无法脱壳。另外更重要的一点是,在脱壳周期中,虾需要比平常高一倍的溶解氧。

3、流行疾病

虾类有很多常见疾病,如:海藻、肝胰腺、白便、真菌,...,这些都能够导致虾脱壳缓慢,或者无法脱壳,如果不及时采取预防措施,甚至可能导致大规模死亡。

 

三、刺激虾大规模脱壳技术

目前,有许多方法,刺激虾进行大规模脱壳,但养殖户主要采用局部换水,同时使用微生物制剂处理,为虾塘补充营养的方法。

1、在虾脱壳期间,应减少饲料量约10%至30%,充分曝气,并不断准备一些重要的矿物质,以备倒入池塘。因为虾刚脱壳,其本身的能量有限,不能游得很远,所以需要吸收大量的矿物质,使虾壳快速变硬壳。

=> 注:虾的新壳非常弱,很容易感染疾病,因此有必要添加必要的矿物质,如:钙、镁、钾、磷、氯化钠、锰,....维生素C有助于虾快速变硬,同时,在这时候选择营养丰富的饲料。

 

2、虾生长所需的矿物质需求

 

矿物质的主要功能是促进外骨骼的组成,平衡渗透压,参与组织的结构成分,神经冲动的传递。矿物质是酶、维生素、激素、色素、新陈代谢中的协同转运因子、催化剂和酶活化的重要成分。

 

根据矿物需求,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组。

 

常量矿物质组:钙(Ca)、镁(毫克)、磷(P)、钠 (Sodium)、钾(K)、氯化物(Cl)...

 

微量矿物质组:铝(Al)、钴 (Co)、铬 (Cr)、铜(Cu)、氟(F)、碘(I)、铁(Fe)、锰(Mn)、硒(Se)、硅(Si)。

此外,养殖户应注意以下指标:

 

1、在整个脱壳过程中,确保池塘水中溶解的氧气含量为5至6毫克/升。

 

2、多开增氧机,为池塘曝气。

 

3、保持pH值在7.5至8.5之间。

 

4、在养殖虾的饲料成分中,添加必要的益生菌和矿物质。

 

5、此外,蜕变后,由于水体当中的大量离子,惊用于形成新壳,因此水体的离子水平可能降低。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对水体进行补充。

 

在脱壳周期中,池塘中的细菌管理至关重要。因此,我们鼓励养殖户使用琼脂平板,来分析池塘中可能存在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