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动物疫病防控常识(虾类)

分类:
技术交流
2020/05/15 08:13
浏览量
【摘要】:

根据《2019中国渔业统计年鉴》,2018年我国虾类养殖产量409万吨,约占水产养殖总产量的8.2%,其中主要养殖品种有南美白对虾、克氏原螯虾(小龙虾)、青虾、罗氏沼虾等。近年危害我国养殖虾类的主要疫病和新发疫病有6种,其中病毒性疾病4种、细菌性疾病1种和真菌性疾病1种。为普及这些重要疫病知识,宣传防控措施,我们组织编写虾类疫病相关知识和防控常识,供有关方面参考。

病毒性疾病
 

一、白斑综合征
白斑综合征是一种严重危害养殖虾类的病毒性疾病,是我国一类动物疫病,目前我国主要虾类养殖地区均有该病流行。

【病原】

病原为白斑综合征病毒,属于线头病毒科,白斑病毒属。病毒颗粒呈球杆状,外观如一个粗棒状的线团,一端露出线头。该病毒大小为(80~120 )纳米×(250~380 )纳米,核酸类型为DNA。

【流行特点】

白斑综合征病毒可感染虾类的卵、幼体、仔虾、稚体和成虾等。养殖水温在20~30℃时均会有病毒感染发生。

易感品种包括中国对虾、斑节对虾、南美白对虾、日本对虾和克氏原螯虾等养殖虾类。

经口感染是养殖对虾中白斑综合征病毒感染和传播的主要途径。该病毒也可经对虾的卵进行垂直传播。对虾摄食白斑综合征病毒感染的甲壳类会导致病毒进行水平传播。

【临床症状】

白斑综合征暴发时,患病虾行动异常,弹跳无力,漫游于水面或伏于池边水底不动,并很快死亡。患病虾常见的临床症状为甲壳上出现白点,直径小于3毫米,或连成片。但需要注意的是,有些病虾甲壳上仅有少量或几乎没有白斑。在患病的群体中,虾的颜色变化很大,主要呈淡红色或粉红色。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患病中国对虾头胸甲部位出现的白斑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患病南美白对虾出现红体和白斑症状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病虾体表出现白斑症状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病虾头胸甲甲壳上的白斑

二、传染性皮下和造血组织坏死病

传染性皮下和造血组织坏死病是一种危害养殖虾类的病毒性疾病,是我国二类动物疫病,该病在我国对虾养殖地区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流行。
 

【病原】
 

病原为传染性皮下和造血组织坏死病毒,属于细小病毒科、细角对虾浓核病毒属。病毒无囊膜,呈二十面体状,颗粒大小20~22 纳米,核酸类型为DNA。
 

【流行特点】
该病毒可感染对虾卵、幼体、仔虾、稚体和成虾各生长阶段。
易感品种包括南美白对虾、斑节对虾和蓝对虾。

感染该病毒或发病后存活下来的南美白对虾和蓝对虾可终生携带病毒,并通过亲虾传给后代,还会通过互相残食或污染病毒的水体感染其他个体。携带病毒的亲虾产的卵通常不能发育和孵化,能孵化出的无节幼体具有较高的感染率。

【临床症状】

被传染性皮下和造血组织坏死病毒感染的南美白对虾幼虾可出现矮小残缺综合症,患病稚虾额角弯曲(向左或右弯曲45°至90°)或变形,触角鞭毛皱曲,体表粗糙,出现“大头”或其他表皮畸形。病虾大小差别很大,生长速度各异,体型比正常对虾小很多(侏儒虾),但在我国养殖过程中很少能观察到相应症状。

该病毒可引起蓝对虾稚虾急性、大量死亡,成虾感染后很少出现症状或死亡。急性感染状态的蓝对虾稚虾摄食明显减少,病虾在养殖池内缓慢游动至水面,保持静止不动,接着向后翻转,缓慢沉到池底(腹部朝上)。出现这种行为的病虾在几个小时内不断重复这个过程,直到体力不支或被其他健康虾攻击和残食。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传染性皮下和造血组织坏死病病虾的临床症状

三、虾虹彩病毒病

虾虹彩病毒病是一种感染甲壳类的急性、传染性疾病。目前我国主要的甲壳类养殖区域均有该病流行。

【病原】

病原为十足目虹彩病毒1,属于虹彩病毒科,十足目虹彩病毒属,大小为150~160 纳米,核酸类型为DNA,目前已报道的虾血细胞虹彩病毒和红螯螯虾虹彩病毒为该病毒的两个分离株,均可导致虾虹彩病毒病。

【流行特点】

十足目虹彩病毒1可侵染从仔虾到亚成虾阶段的虾类。在养殖过程中,对虾体长在4~7厘米时最易被感染。养殖南美白对虾和罗氏沼虾感染后死亡率可达到80%以上。养殖水温在16~32℃时均会有病毒感染发生,疫病高发期集中在4月至8月。
易感品种包括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日本沼虾、克氏原螯虾、红螯螯虾、脊尾白虾和三疣梭子蟹。
十足目虹彩病毒1可通过粪便、同类相食等途径水平传播。带病毒苗种流通是该病快速传播的重要原因。

【临床症状】

发病虾表现为空肠空胃,肝胰腺萎缩、颜色变浅,停止摄食,活力下降等症状。濒死的个体会失去游动能力,沉入池底。
罗氏沼虾感染后,额剑基部甲壳下呈现明显的白色三角区域病变,行业上称为“白头”或“白点”。患病的脊尾白虾额剑基部也出现轻微的发白现象,但脊尾白虾对该病毒的感染表现出部分耐受性。部分患病的南美白对虾还会出现明显的红体症状。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健康与患病的南美白对虾对比

A. 健康南美白对虾(左1~2)和患病南美白对虾(右1~3)外观对比

B. 健康南美白对虾(上)和患病南美白对虾(下)头胸部切面对比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患病罗氏沼虾外观及头胸部症状

蓝色箭头示“白头”,白色箭头示肝胰腺颜色变浅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健康和患病的脊尾白虾外观对比

四、偷死野田村病毒病

偷死野田村病毒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养殖虾类的病毒性疾病,目前我国主要对虾养殖地区均有该病流行。

【病原】 

病原为偷死野田村病毒,属于野田村病毒科、甲型野田村病毒属。病毒颗粒呈球形,大小为25~30 纳米,核酸类型为RNA。

【流行特点】
偷死野田村病毒可感染虾类的卵、幼体、仔虾、稚体和成虾等。该病多发生于较高水温(28℃以上)、养殖30天后,累计死亡率可达80%。
易感品种包括南美白对虾、斑节对虾、日本对虾、中国对虾、克氏原螯虾、罗氏沼虾和三疣梭子蟹等,以及沙蚕、卤虫和蜾蠃蜚等饵料生物。野生甲壳类可被该病毒感染或携带该病毒。
该病毒可通过亲虾的精、卵细胞进行垂直传播。高剂量感染该病毒的受精卵通常不能正常发育和孵化,能孵化出的无节幼体具有较高的病毒感染率。经口感染是该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苗种带病毒流通是该病快速传播的一个重要原因。
偷死野田村病毒除了危害养殖虾类外,还可感染养殖鱼类并导致其发病。

【临床症状】

病虾游泳足肌肉因病毒感染而受损,游泳能力下降。病虾通常在池底深水区陆续死亡,不容易被养殖者观察到,因此该病又被称为“病毒性偷死病”或“偷死病”。
病虾表现出肝胰腺萎缩、颜色变浅,甲壳变软,空肠空胃,生长缓慢等症状,很多时候还可见病虾腹节肌肉不透明或局部发白。体长小于10厘米的对虾感染该病毒后,病虾生长缓慢且甲壳软;甲壳软是该病不同于虾肝肠胞虫感染的典型特征。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患偷死野田村病毒病南美白对虾的临床症状

黑色箭头示局部发白或透明度下降的肌肉;白色箭头示萎缩、颜色变淡的肝胰腺。
黑色三角框示健康对虾,白色三角示健康对虾的肝胰腺;黑色三角示患病对虾。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感染偷死野田村病毒的斑马鱼眼球突出

黑框箭头示健康斑马鱼的正常眼部,红箭头示患病斑马鱼眼球突出。

虾类病毒病防控措施
目前尚无有效治疗虾类病毒病的商品化药物,预防工作非常重要。

【预防措施】

(1)生物安保措施是预防虾类病毒病的核心,需建立严格的生产管理制度。
(2)采购经检疫合格的种苗。
(3)科学设置养殖密度。
(4)在养殖过程中应避免近缘虾蟹的混养,减小疫病跨宿主传播的风险。
(5)偷死野田村病毒病发病区域不宜采用鱼虾混养的方法控制病原传播。

【控制措施】

(1)怀疑虾类病毒病发生的情况下,保持养殖水体的高溶氧、低氨氮和低亚硝氮状态,维持养殖水体的温度、pH和盐度等水质指标稳定,可减缓发病速度。
(2)发现养殖对虾有患病迹象,及时送县市级以上水产动物疫病检测实验室检测确诊。确诊患病的亲体、苗种禁止用于生产、流通和交易。应及时捞出病死虾并用深埋法或化尸法进行无害化处理。
(3)患病池塘清塘时,养殖废水需使用生石灰0.25千克/米3(水体)处理12小时再排放;清塘后需利用上述消毒措施等对养殖池塘、设施和用具进行彻底消毒。

细菌性疾病
急性肝胰腺坏死病
急性肝胰腺坏死病是一种危害养殖虾类的细菌性疾病,经济危害严重,目前我国主要海水养殖虾类地区均有该病流行。

【病原】

病原为能够表达毒力蛋白PirAB的弧菌,属于弧菌科、弧菌属,主要为致急性肝胰腺坏死病副溶血弧菌,也包括能够表达毒力蛋白PirAB的坎贝氏弧菌、欧文氏弧菌。

【流行特点】

死亡主要发生在放苗30~35天以内,常为急性死亡,而且死亡率高达100%,因此该病最早也被称为“早期死亡综合征”。
易感品种包括南美白对虾、斑节对虾和中国对虾。
经口感染是该病原水平传播的主要途径。本病往往发生在海水养殖虾中,盐度降低可以降低该病的发生率。

【临床症状】

患病对虾主要表现为肝胰腺颜色变浅、萎缩,空肠空胃,甲壳变软,失去活力等症状,死亡率高达100%。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患急性肝胰腺坏死病的南美白对虾表现出肝胰腺变浅、发白,空肠空胃

虾类细菌病防控措施
【预防措施】

(1)实施生物安保管理体系,建立严格的生产管理制度。
(2)采购经检疫合格的种苗。
(3)科学设置养殖密度。
(4)改善育苗场和养殖场水质条件。
(5)养殖池塘应进行有效的清淤、消毒、翻晒,池塘结构和水流控制应有利于对粪便等的收集和处置。养殖场、养殖池塘和养殖设施的消毒处理可参考虾类病毒预防措施的第(4)条。
(6)在早期的养殖中应严格控制饲料投喂量,宜采用少食多餐的投喂方式,避免饲料在水中停留过长时间或发生残留。
(7)虾池之间设备和工具不能交叉使用,并定期消毒。

【控制措施】

(1)怀疑虾类细菌病发生的情况下,可采取改善水质和底质、在饲料中添加有益菌、间隔拌喂药物等控制措施。
(2)对于急性发病且死亡率较高的池塘,应立即送样品到县市级以上水产动物疫病检测实验室或有资质的实验室进行检测。确诊患急性肝胰腺坏死病的养殖场应立即对相关虾池采取隔离措施,限制养殖场病虾的移动和运输,及时捞出病虾,并用深埋法或化尸法进行无害化处理。
(3)对发病池塘进行彻底清塘,发病池塘尾水经消毒处理后排放,清塘后需对养殖池塘、设施和用具进行彻底消毒。

真菌性疾病

虾肝肠胞虫病
虾肝肠胞虫病是一种水产新发疫病。目前我国主要对虾养殖地区均有该病流行。

【病原】

该病的病原为虾肝肠胞虫,属于真菌界、微孢子门、单倍期纲、壶突目、肠胞虫科。

【流行特点】

虾肝肠胞虫可感染所有生活阶段的对虾,水温24~31℃时感染率较高。
易感品种主要包括南美白对虾和斑节对虾。
水平传播是养殖池塘中该病原传播和感染对虾的主要途径,携带该病原的对虾粪便可污染养殖水体、对虾饲料(饵料),从而使该病原在对虾群体中快速传播。该病原可能可以通过垂直传播使子代感染。

【临床症状】

虾肝肠胞虫低水平感染时,对虾无明显的临床症状或生长差异。高水平感染时,对虾表现为生长迟缓。患病对虾群体往往表现为个体大小不均一,体长差异可达到正常群体的2倍以上,体重差异能达到3倍左右。患病对虾个体消瘦,体重比同样体长的未感染个体可低30%左右。虾肝肠胞虫感染通常不会导致对虾死亡。
患病对虾由于能量供应不足而摄食量增加,常因摄食池底藻类和杂质而使肝胰腺颜色更深。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感染虾肝肠胞虫的南美白对虾个体大小不一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虾肝肠胞虫的结构模式图(引自Franzen等)


虾类真菌病防控措施
【预防措施】

(1)利用SPF亲虾进行苗种繁育;购买病原检疫结果为阴性的苗种。
(2)对养殖场、养殖池塘和养殖设施进行消毒处理参考虾类病毒预防措施的第(4)条。
(3)鼓励采用标粗方式对仔虾进行高密度暂养管理15~30天,放弃和销毁标粗前后病原检测结果为阳性的仔虾或幼虾。
(4)养殖池溏可通过“虾厕”、水流和投喂排放管理等方式,使饲料与虾类粪便分离,避免对虾摄食粪便,降低粪便污染对虾饲料和水体的风险。
(5)投喂冰鲜饲料存在传播虾肝肠胞虫的风险,推荐养殖中采用商品化饲料。

【控制措施】

(1)发现对虾有发病迹象,应立即送样品到县市级以上水产动物疫病检测实验室或有资质的实验室进行检测。确诊患虾肝肠胞虫病的养殖场应立即对相关虾池采取隔离措施,限制养殖场病虾的移动和运输,及时捞出病虾,并用深埋法或化尸法进行无害化处理。
(2)可通过每日多次排污且每次排污后少量补水的方式及时清除虾粪便。
(3)饲料中拌喂有益菌(强效EM+、多酶乳酸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