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量是传统的50倍到60倍!陆基圆池循环水养殖技术,未来养殖的新希望?

分类:
水产篇
2022/07/06 16:28
浏览量
【摘要】:

1 陆基圆池循环水养殖技术发展现状

近些年,为促进我国水产养殖向绿色化、高质量化转型,政府鼓励创新水产养殖模式。陆基圆池循环水养殖模式由桂林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于2020年组织开展,并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2021年,陆基圆池循环水养殖模式因成本低、占地面积小、设施设备安装灵活、收获操作简单等优势被列入2021年重大引领性技术集成示范。随着陆基圆池循环水养殖技术的推广,陆基圆池循环水养殖技术已应用于池塘养虾、池塘养鱼等水产养殖中。其中广西壮族自治区陆基圆池循环水养殖模式的生产示范已经取得了显著的生态及经济效益。陆基圆池循环水养殖模式中引进了智能化控制技术、水质监测系统,有效提升了水产养殖管理中的自动化程度,提升了养殖池的自净能力。随着智能化技术在陆基圆池循环水养殖模式中的应用,突破了传统的池塘养殖中网箱、围网占地面积多、养殖尾水污染严重、水体富营养化、水产发病率高、综合养殖成本高的瓶颈,为我国水产养殖绿色化、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广西作为最先发展陆基圆池循环水养殖模式的地区,从2017年开始陆续投资建设陆基圆池及智能化循环水配套系统。目前,广西已经逐步的进入系统化推广陆基圆池养殖模式的阶段。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陆基圆池基础设施及配套设备建设已相对完善。全区水产养殖企业共计投入陆基圆池建设经费8,200多万元(其中约98%为民间自有资金投入),建设陆基圆池5,000个,养殖水体面积35万m 2 ,预计优质水产养殖品产能约2.5万t/年,其中成规模养殖企业20家。陆基圆池循环水养殖模式适用于罗非鱼、胡子鲶、加州鲈鱼、黄颡鱼、斑点叉尾鮰等等的水产养殖。部分企业已经实现了应用陆基圆池开展鱼苗驯化、标苗、成鱼暂养、吊水等水产养殖活动。

2 陆基圆池循环水养殖技术要点

陆基圆池智能化循环水养殖模式设施由陆基圆形养殖池、配套增氧机、水质监测和智能化控制系统、尾水处理系统和进排水系统组成。其智能化循环水系统利用了智能化控制技术、高效固体排泄物自净技术、鱼类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技术、环保型高效水处理技术等,实现了资源的整合和高效利用,便于科学开展水产集约化、智能化、高效化管理,实现了水产养殖零排放、零污染的目标,同时有效保证了水产品质量的标准化、高质量化。

陆基圆池智能化循环水养殖设施的圆形养殖池直径6~8m,池深1.5~2.5m,径深比为3∶1~6∶1,底部倾斜角度6°~10°,圆池间间隔1~1.5m。养殖池需要配套增氧机、水质监测控制设备、进排水系统、推水设备、尾水处理设备及备用发电机组。厂区应有稳定的供电,交通便利,水资源丰富。养殖谜底一般控制在30~60kg/m 3 。养殖水体转速设置为15~20m/s。养殖时每天需换水量为养殖水体的50%。养殖过程中应用益生菌调节水质,定期投喂多维,预防病虫害。饲料投喂量为养殖水体吃食鱼总体重的3%~6%,每日投喂2~3次。水质指标维持在淡水养殖水体水质范围内,溶解氧保持在5~8mg/L。尾水处理联合微滤机与“三池两坝”处理模式,保证处理循环水的水质符合淡水养殖水体水质的标准。进排水系统进水温度与池水温度差应<3℃。放苗前两天,水体转速应不高于15m/s。待苗种稳定后再提速到15m/s。投饲约一小时时,应及时进行排污,提高圆池自净水平。

3 三种循环水养殖模式对比

3.1 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

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是一种致力于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增产增效的绿色池塘养殖模式。它利用池塘面积3%~5%的水面,建设具有气提推水充气和集排污装备的系列水槽作为养殖区。养殖区域集水产粪便、饵料收集与处理功能为一体。再利用余95%~97%的水面进行适当改造作为净化区。净化区域套养滤食性鱼类,设计有生物浮床、微生物制剂生物净化水体技术。主要的功能在于对养殖尾水进行净化,实现养殖周期内无污染的目标。

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的核心技术在于小水体推水养殖、粪污收集处理、大水体生态净化。该模式从2017年推广至今,全国已建设完成示范点超过500个,推广辐射养殖池塘超过100万亩。该模式推广的鱼类品种也主要以淡水鱼为主。还包括大黄鱼、黄姑鱼、河鲀、黑鲷、鲻鱼、梭鱼等海水鱼的养殖。池塘工程化循环水技术配套推广的新型养殖技术有“跑道”模式。跑道鱼养殖模式较传统池塘养殖模式的应用效益如下:1、跑道鱼养殖可实现每平方米水体产量超过70kg的目标;2、饲料系数降低20%~40%;3、农药使用量减少50%~70%;4、池塘排水量较传统池塘减少63.6%;5、较传统养殖化学污染有效降低,其中总氮降低88.4%,总磷降低93.6%,化学耗氧量降低81.9%;6、有效的促进了水产养殖向现代化、产业化转型;7、实现了水产养殖零污染、零排放的目标;8、提高了水产养殖的品质和食用安全;9、实现养殖产量110kg/m 2 ,亩利润超出5000元。

3.2 陆基集装箱循环水养殖模式

集装箱陆基推水养殖模式由快速排污养殖箱体、杀菌系统、水处理系统、排水系统、进水系统、增氧系统、控制系统、配套池塘等组成。该系统的运行原理是通过持续性相养殖箱体内泵入经臭氧杀菌和微滤机过滤的水,使箱体内始终保持洁净的循环水,预防箱体水质污染。该模式目前单个集装箱日均用电量16~24度,饲料投喂比1.2,每箱年产量2.5~5t,经济效益约为4万~8万元/箱/年。该系统的应用优势在于系统组成简单、箱体便于制造、水产养殖发病率低、养殖成本低。养殖局限在于养殖过程中需要在喂料后1h及时打开等高水位排阀,及时排污。此外,该系统的运行必须依靠电力带动,在停电状态下就会影响水质的净化和排污。

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龙坪镇张公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于2018年7月共建成陆基推水式养殖集装箱20个,集装箱体规格为6.1m×2.8m×2.4m。养殖场并于7月利用其中4个集装箱陆基推水养殖模式开展试验养殖长吻鮠和全雄黄颡鱼。集装箱体配套排水系统、干湿分离系统、杀菌系统、供氧系统、水质监测系统。水净化池塘区分设计三级净化系统。陆基推水式养殖集装箱鱼养殖密度参考如下:1、平均规格167g/尾的长吻鮠,投放密度1,572尾/箱;2、平均规格33.33g/尾的黄颡鱼,投放密度16,320尾/箱;3、在池塘水质净化区放养鲢鳙鱼200尾。养殖试验150d时,长吻鮠平均体重为412.5g/尾,成活率96.02%,总产量1,245.3千克,单产622.7kg/箱;黄颡鱼平均体重为80g/尾,成活率95.06%,总产量2,482kg,单产1,778kg/箱,净增重1,241kg。养殖150d,主要成本包括饲料、人工、电费、租金、育种、药物、设施折旧费等,项目成本分别为0.31万元、0.65万元、0.81万元、1.58万元、4.5万元、0.2万元、1万元,生成总成本合计为9.05万元。根据长吻鮠40元/kg、黄颡鱼32元/kg的市场价售出,仅长吻鮠、黄颡鱼产值12.92万元,利润3.87万元。养殖场池塘总面积11亩,集装箱4个,平均每项纯利润0.97万元。养殖场共计20个集装箱,如果全部投放长吻鮠、黄颡鱼,150d可获纯利润19.4万元。这其中还不包括池塘水质净化区放养鲢鳙鱼的经济效益。

3.3 陆基圆池循环水养殖模式

陆基圆池循环水养殖模式以产业融合和水产养殖绿色化、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智能化控制技术、水质监测技术的引入实现了水样养殖管理控制一体化的目标,对促进水产养殖一体化、自动化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水质监测、自动化净化水体、智能化操作管理,为水产养殖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商品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广西地区以陆基圆池循智能化循环水系统为核心技术,建立了水产养殖加工中心及供应链,并构建了渔业设施长效机制,完善了水产养殖加工安全监管系统。在“陆基圆池”一体化产业化中心,以渔民增效和“陆基圆池”产业发展为核心,创建了极具市场竞争优势的品牌形象,并形成了以“陆基圆池为核心的三产融合发展格局。陆基圆池666㎡可养鱼6.5万kg,产量是传统池塘的50倍到60倍。投资一个圆池可养鱼超出5万尾。40多个陆基圆池加州鲈年产量超过50万kg。

兴义市清水河镇雨补鲁村投资建设陆基圆池高效循环水养殖项目56亩,总投资4,500万元。利用煤电余热、临近农田及零点等打造一体化产业模式。从2018年投资至今建成养殖箱体300余套。企业按照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管理、统一生产资料供应、统一回收、统一销售、保底收购的“五统一保”运行机制参与管理。每年产鱼超过500万斤,年均产值5000万元。

陆基圆池循环水产养殖模式在延续了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优势的基础上,还引入智能控制技术、水质监测技术,提升了自动化管理水平。同时,还创新管理模式,与多能源及产业融合应用,打造产业一体化发展模式。无论是产业一体化发展、水产绿色化转型,还是在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方面的应用优势更领先于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

4 结语

本文通过对比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陆基集装箱循环水养殖模式和陆基圆池循环水养殖模式,明显可以看出陆基圆池循环水养殖模式在尾水处理、水质调控等方面的效果优势,以及较低的成本优势。基于陆基圆池循环水养殖模式的应用优势,现阶段我国应加大对于陆基圆池循环水养殖模式的资金和政策扶持,为陆基圆池循环水养殖模式及技术的推广奠定良好的发展条件。相信未来陆基圆池循环水养殖模式能够为我国水产养殖向绿色化、高质量化转型做出突出的贡献。